这个寒假,自动化专业24级学生韩昊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返校社会实践,在宣传本校的同时也对母校的高中生和本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二者对大学生活认知差异的调研,因而意识到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存在问题,许多学生面临适应困境。这段经历不仅提高了我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能力,也同时增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每个环节的认真的对待,确保了数据真实可靠。

1. 从懵懂到确定方向:对活动的策划
在开展返校宣讲的前期,韩昊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针对于与母校的对接、宣讲方式、宣讲内容、问卷的设计以及在各大平台收集人才需求的信息,充实返校宣讲的内容,更加针对性的解答高中生在宣讲过程中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韩昊分别针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并在宣讲前期进行了分发、收集以及总结等工作,总结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宣讲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规划。

2. 挖掘问卷:在数据中寻找答案
对比分析了高三与大一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揭示了高中生对大学认知仍浮于表面以及对专业的认知错误;大一新生面临刚步入大学难以适应,无法平衡生活与学业的难题。在对于专业的选择高中生还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这一点可以根据大学生对于所选专业的满意程度中得出,所以韩昊在宣讲过程中,对于这种错误认知进行了矫正,积极鼓励高三生基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专业发展趋势来进行综合考量,这种做法也获得了所在宣讲班级的班主任以及同学们的认可。

3. 提出建议:为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在宣讲过后,韩昊针对于宣讲前期的问卷调研、宣讲过程中的疑问点以及高中生认知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在各大平台寻找答案最后总结出了个人建议。对于高校层面,应优化招生宣传、丰富内容、创新形、增加实习机、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对于高中层面,应增设专业讲述、邀请专家科普、做好教育衔接、建立与大学的联合培养模式;对于个人层面,应优化返校实践的内容如ppt以及宣讲方式等,提高中学生对于宣讲的兴趣并针对性的宣讲答疑。

4. 收获与感悟
对于本次返校社会实践,韩昊收获了对信息的收集以及整理能力,并且在与辅导员老师探讨、班主任对接以及与学弟学妹们的互动环节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对于学弟学妹们对专业的疑问解答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本专业的理解,更加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也提升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5. 结语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中学生与大学生教育衔接存在的不足,以及中学生的认知不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中学生完善对于大学和大学专业的基本认知,为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