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工会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工会之家>>正文
芳华绽放·她向未来
2025-03-07 20:06:45

新时代的女性,既是实验室里破解技术难题的先锋,也是三尺讲台上播撒智慧的引路人。她们以代码编织智能未来,用电路串联创新思维,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镌刻下“她智慧”的印记。‌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选取了部分女教职工个人(团队)的工作感悟和先进事迹,向全院女教职工致以崇高敬意与节日祝福。让我们向每一位在平凡与非凡中书写精彩的女性致敬。

个人感悟

古婵,电控学院副教授、博士,控制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教育点燃火种,科研照亮前路。入职以来,我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知行合一”的信念,将课堂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让每个学生成为科技变革的参与者。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控制领域,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以匠心精神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

13D09

李艳,电控学院智能制造系教授。

廿六载执教测控与智造,从粉笔尖的微分方程到AI重构动态模型,教育于我始终是动态系统的渐进稳定。讲台上拆解鲁棒性定理时,总在传递函数里埋藏人生启示:愿你像闭环系统精准校正偏差,如李雅普诺夫函数始终追寻稳定。不必畏惧非线性世界的混沌,真正的高手,懂得在特征根轨迹里保持从容。当我们用卡尔曼滤波器洞察未来时,请记住:科技当有温暖刻度,理性思维永需人文温度加持。

吴彦锐,电控学院副教授,基础教学部副主任。

在这春意渐浓、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此刻,垂柳正轻拂科大湖的晨光,玉兰树在料峭中积蓄破土的力量,站在湖畔回望,没有惊涛骇浪的传奇,唯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不见跌宕起伏的叙事,尽是像湖水般静默却深邃的执着。我们以智慧织就知识的经纬,也用爱心勇担育人的重任。让我们把掌声献给每一个在岗位上发光的自己!


团队(个人)先进事迹

机器人控制教学科研团队是电控学院自动化专业建设中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先锋力量。该团队以女性教师为主体,深耕机器人控制领域教学与科研,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教学方面,团队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获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斩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科研方面,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校企合作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50余项,科研转化经费超500万元,有效助推产业升级。团队注重师德引领,涌现出多名省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十位女教师长期扎根教学一线,主导完成工程认证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配合创立西安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这支巾帼团队以卓越的教学质量、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务实的社会服务,不仅提升了学院专业影响力,更为培养新时代自动化人才树立了标杆,充分展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示范作用。

侯勇严,电控学院教授,基础教学部主任。

自1994年踏上三尺讲台,她已经扎根教书育人事业30载,她深耕基础课程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成效显著,“电路”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她主编多部教材、建设信息化智慧课程,多次获得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及先进个人称号。她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热爱集体,严谨治学,先后指导多位青年教师在各类讲课比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造就了一支师德优、业务精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梯队,基础教学部荣获陕西省教工委“五一巾帼标兵岗”。

刘嫣,副教授,现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作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双带头人”,她以红色引擎驱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她秉承“课程思政+工程认证”双轮驱动模型,凝练出“一队双翼”党建主题品牌,为国家高端制造行业培育出120余名毕业生,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她攻坚“三项改革”项目,到校经费达240余万元。十八载耕耘,两摘全国高校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桂冠,三度跻身省级电子类实验技能竞赛三甲。当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证书镌刻上她的名字,见证了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党建领航,智造未来。匠心铸魂,科研报国。从三尺讲台到智造前沿,她以智慧与坚韧诠释高校教师的赤诚,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书写新时代女性的担当。

张芳,电控学院综合实验室实验师。

自2014年入职以来,她扎根数字电路实验室,投身于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十年间,她以校为家,默默耕耘。每学年面向超100个班级、近3000名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凭借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致力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课堂上,她认真负责,对待教学环节精益求精,讲解电路原理生动细致;学生实操时,她穿梭于实验台间,耐心指导,对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深受学生喜爱,“认真”和“耐心”也成了学生对她评价里的高频词。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将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引入实践课程,通过线上预习、线下实操、课后巩固、阶段考核的闭环学习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持续贡献力量。

陈杰,电控学院本科生教学秘书。

入职以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岗位使命。坚持思想引领与行动落实并重:思想上主动提升政治素养,工作中恪守“服务育人”理念,六年来累计完成电气大类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复杂工作,精准核定1500余名学生学分并制定补修方案,为学业发展筑牢根基。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坚持“督导听课-反馈-整改”闭环机制,组织教师申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教学改革课题20项。连续五年高效完成新生学籍培训全覆盖,累计服务1000余名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并全程跟进毕业生论文答辩与成绩管理。日常工作中,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教学任务填报、成绩录入核查等基础工作,年均处理教学数据超2万条,以零差错保障教学秩序平稳运行。未来,她将继续深耕教学管理专业化建设,以创新思维赋能服务效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