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14日,由中国自动化产业链创新联合体(CAIC)、中自联(北京)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造纸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北京源信荟泰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承办的主题为“智能互联,感知时代”的“2021中国造纸产业工业互联与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成功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造纸企业及技术服务单位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相聚一堂,共同探讨造纸产业工业数字科技与智能互联,助力造纸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我校校长李志健、电控学院院长汤伟、校办副主任李述麟及相关学院教师代表一行15人应邀参会。
论坛首日开幕式由中国保利集团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轻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鄂生主持。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指导委员会名誉主席钱桂敬,兖州区委书记王宏伟,中国自动化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产信委副主任刘哲鸣、陕西科技大学校长李志健、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信、中国造纸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章科技董事长朱根荣等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 李志健
李志健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别就近年来学校聚焦轻工行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将轻工学科的优势力量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推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持续推动传统轻工向新型轻工转型进行着重介绍。他指出,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的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造纸行业以高质量、自立自主为特色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革命,将是未来造纸产业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此外,开幕式上,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碚钢、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华、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宇分别代表各协办单位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陈克复
论坛报告紧随开幕式。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作了题为《关于我国造纸“十四五”规划中科技工作的讨论》的特邀报告。他针对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国家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指出我国造纸行业在今后时期应把“纸浆造纸过程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让造纸业从‘制造’逐步转变为‘智造’,推动智能化发展”“实现造纸业数量发展的同时向高质量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
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 汤伟
汤伟作了题为《校企联手助力我国造纸工业智能化发展科研成果产业化案例》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进入第二个100年的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之形式下,走科技强国之路势在必行”。讨论了破除“五唯”下的高校怎么办问题,并分享了IAI团队的主要做法。最后,详细介绍了“中高速生活用纸机智能控制系统”“中高速造纸机流浆箱智能控制系统”“ 造纸机干燥部余热余能高效回收利用控制技术”等十个产业化成果的研发思路、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及创新点以及工程英语案例。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泰盛集团等造纸企业单位代表分别做了《太阳纸业创新进展及规划》《亚太森博·智造未来》《泰盛集团的数字化历程》等主旨报告,就当前造纸行业遇到的资源、成本、安全、生产、物流、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数字化构想,并就造纸行业面临的减排与碳汇的双重压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案,以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金光集团、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公司单位代表分别做了《金光集团数字化建设进展》《芬欧汇川数字化介绍》《物流机器人如何助力中国造纸AIoT转型升级》的主旨报告,提出了造纸企业目前面临的数字化升级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产品。
美的集团、太原易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傲时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软件公司单位代表分别作了《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智能物流计质量系统赋能纸业数字化转型》《生产运营数据与大数据架构的融合》的主旨报告,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工厂、 智能仓储管理、 智能物流、数据协同、数据融合等技术发展及应用进行了介绍。
本次大会还开展了“解决方案及案例文集”的征文及评奖活动,共收集相关论文稿件182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54篇;其中我校参评论文获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优秀奖2篇。
此次高峰论坛共吸引700余名代表参会,涉及约240个行业单位,分享专题报告40余场。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更好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制浆造纸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应用,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智能纸厂建设,以及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