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峰老师于2020年正式调入陕西科技大学电控学院,入职以来,积极融入学院的各项工作,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勇于奉献。
自动化是信息类主干专业,具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2020年是学院自动化一流专业申报的关键时期,刘老师调入后,从材料组织、调研走访、专业交流等方面积极协助学院的各项建设工作,全力投入到自动化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为一流专业的成功获批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2021年开始,控制科学与工程开展国家第5轮学科评估的申报,刘老师负责了部分专业方向的材料撰写,全程参与了学科申报材料的组织、讨论、改进工作,同时也积极参与了学科建设的调研、交流等工作,为学院的学科发展集思广益。
1、加强交流,扩大学院影响力。
刘伟峰老师积极邀请国内控制领域知名专家在学院开展各类学术讲座;2020年12月,受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之邀,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展了一周的系统性学术讲座交流;同时,通过与所在学院的交流,拜访专家,介绍电控学院的发展和特色;此外,刘老师担任第10届信息、控制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ICCAIS 2021)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具体负责人之一,会议参加人数300余人。本次会议共收到265篇投稿,投稿作者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摩洛哥、日本、越南、新加坡、俄罗斯、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国内50多家著名高校和研究所参加了此次会议。陕西科技大学作为协办方,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了此次会议,成功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会议期间,刘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做了ICCAIS国际会议1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性主题发言。通过举办会议,积极宣传学院、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升了学院和学校的影响力。
2、科研工作诞生于实验室,也需要走出实验室。
结合自己研究工作,刘老师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西安视远光电合作,大幅度降低了靶标识别的虚警率,研究解决特定场景中红外与微光图像的融合等问题。在学院基金申请方面,积极参加青年教师的项目辅导与评审工作,共完成青基辅导与点评30余人次;在团队内定期开展青年基金项目讨论,围绕基金内容,研究动态,研究路线等等展开深入的探讨,提升青年教师对基金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经过将近2年的建设,刘老师团队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有6名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19名,博士1名,2021年获批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另外,经过2021年的持续建设,已经建成飞行器姿态与跟踪估计实验室、多声源阵列定位系统等,可以系统性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些都为目标信息融合研究方向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上支撑。
3、依托科研团队,加强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2020年开始,团队招收首届研究生开始,刘老师在团队组内建立了例会和科研讨论机制:每周一晚上19:00-22:00,是实验室的研一学生的课程讨论班时间。在讨论班上,大家围绕某个课程理论,畅所欲言,探索概念、公式背后的深刻思想,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做什么、如何开展,通过这些学术上的交流,不仅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提升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近一年来,系统性地讨论了《滤波与估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课程。研二同学已经开始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周二晚上是研二学生的学术讨论时间,每个同学围绕自己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等给大家汇报,对自己每周的工作进行梳理。结合团队科研工作,实验室招录了15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相关的科研工作,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提升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不仅在学习、科研工作方面,刘老师也注意提升团队氛围、增强锻炼,在团队内每周组织了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活动、活跃团队的气氛和凝聚力;此外,不定期组织团队成员收看《中国医生》、《长津湖》等具有爱国题材的电影,以此弘扬爱国精神,增强家国情怀。